15年1月至7月,我市网络宣传广告传播量达亿次,同比增长%,累计点击率突破亿人次,实现经济效益数千万元,预计全年广告宣传将再创佳绩,助力黄冈形象深入人心。
夏日炎炎,位于我市风景秀丽的绿林镇的夏日避暑旅游活动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自驾游车辆在景区公路上排成长龙,场面蔚为壮观。
午后时分,一群来自上海的游客来到一处乡村农家乐,享受着新鲜美食,畅谈着快乐时光。该农家乐依靠地理位置优势和本地特色菜肴,成功吸引了众多顾客。
在农家乐经营的成功案例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农家乐行业。据统计,我市已建成各类农家乐200余家,每年接待游客数十万人次。尝到了甜头的村民们,激发了更强烈的创业热情。
位于绿林镇的刘老板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曾是城市里的上班族,在外多年后回到家乡,敏锐地察觉到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潜力,毅然辞去城市工作,投资建设了自己的农家乐。
“旅游不仅为我们带来了经济收入,还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刘老板表示,村里搞起了旅游后,村民的思想观念得到了更新,致富门路也更多了。“比如我们种植的绿色蔬菜和放养的土鸡,都是无农药、无激素的健康产品,受到了游客的喜爱。”
为促进旅游业发展,我市出台了多项政策。在“十二五”期间,市政府将旅游业列为重点发展产业,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优化旅游环境,提升服务水平。
近年来,我市网络宣传广告取得显著成效。尤其在疫情期间,通过线上线下联动的方式,加大了宣传力度,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
据了解,我市已成功签约20多家景区,开通了黄冈旅游“一票通”,游客仅需购买一张年卡,即可畅游所有签约景点,极大地降低了游客的出行成本。
红色旅游、生态旅游、文化休闲旅游等多元化产品体系逐渐完善。我市不断提档升级旅游景区,4A级以上景区数量每年增长3家以上,一批新建设景区积极创评级,多个县市积极开展国家5A级景区创建工作。
以我为家乡骄傲》为主题的娱乐节目崭露头角,丰富了我市旅游市场的娱乐内容。此外,以30个地理产品为代表的特色旅游商品发展初见成效,进一步提升了游客的购物体验。
我市还积极打造智慧旅游,成功上线黄冈智慧旅游“掌上游”平台,实现“吃住行游购娱”一卡通全功能覆盖,让游客出行更加便捷。
在“十二五”期间,全市累计投入近2亿元资金开展网络宣传推广工作。连续两年在中央电视台一套播放黄冈整体形象宣传片,举办大别山(黄冈)旅游节、东坡文化节等各类宣传活动百余场。同时,通过微信、微博等新兴媒介进行广泛宣传,扩大了黄冈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如今,我市旅游业正以崭新的姿态走向全国,展示着独特的魅力。我们坚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黄冈的网络宣传广告必将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