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一次推销手机的经历来给大家举个例子。

首先,我们做一个反面示范。假设我要向你推荐一款手机,你会怎么听呢?

“您好,这款手机拥有高性能处理器,优秀的摄像头,还有大内存和流畅的系统。它的屏幕非常清晰,而且价格实惠。”

我说完这些,你有没有购买的冲动呢?可能几乎没有吧!

但是,我已经把手机的各项性能和特点都描述得非常清楚,为什么他们却不为所动呢?

那么,接下来我们尝试用FB这个方法来试试。

第一步:F-Feature,特性。我们要推广的产品或项目需要找到一个特性或者优点。比如这款手机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它的摄像头可以拍摄高清照片。

第二步: advantage,优势(比一比)。我们要将这个特性与其他产品做比较,找出它的优势。以这款手机的摄像头为例,我们可以这样说:“与其他同价位的手机相比,我们的摄像头在夜间摄影方面表现更出色。”

但是,只说出这些你会真正购买吗?可能不会。

第三步:B-Benefits,利益(具体化)。我们要将优势转化为对用户的具体好处。针对这台手机的例子,可以这样描述:“使用我们的手机摄像头拍摄夜间照片,可以避免因为暗光造成的画面模糊,使你轻松捕捉到夜晚的美。”

如此一来,你对于购买这款手机的欲望就提升了。

这就像我们整堂课程的核心关键词——趋利避害。人们都是追求利益的,别人为什么能被你说服乖乖掏出钱来,肯定是因为你的产品能够满足他们的某种需求或利益。

因此,客户买的其实不是手机本身,而是使用它带来的便利和好处。

再举一个例子,假设我们要推销一款新开发的健康食品,我们可以这样使用FB方法:

特性:这款健康食品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成分。
优势:与其他同类产品相比,我们的食品在吸收率和营养成分上更胜一筹。
利益:长期食用可以改善你的身体状况,增强免疫力。

这样的表达方式更有说服力,因为它直接关注了用户的需求和利益。

实际上,乔布斯也在用FB方法介绍他的产品。比如,当IPAD刚刚推出时,他并没有过分强调其容量和性能,而是把待机时间换算成一个场景:“IPAD可以让你在路上连续看8个小时的电影。”

总结一下,我们今天传授给你们的FB方法:F(Feature)- 特性;- advantage-优势;B(Benefit)- 利益。

我们的目标是帮助你更好地发挥你的说服能力,让你说出的话都能变成口袋里的钱,拿到你想要的利益。

你会发现,我在这里用的就是FB方法:“我发现这个的方法真的很有效,相比其他讲师的课程,我们更注重‘从知道到做到’。”

这就是今天我们要传递给你们的F优势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