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女士听说线上学习可以提高孩子的注意力,增强记忆力,于是在前年9月1日在离家最近的一家在线教育平台为孩子办理了为期半年的会员卡,共缴费2280元。

可是办完后孩子却对线上的课程兴趣索然,只是偶尔会上几分钟课,剩下的大多时间都用来打游戏了。而且这个线上教育平台的教师水平也并不理想,授课内容枯燥乏味,完全没有吸引力。

紧接着平台开始进行升级,课程内容也开始变得杂乱无章。再加上疫情期间孩子在家里学习的时间和方式受到了限制,导致他学到的知识并不多。

眼看会员卡马上要到期了,我还是给客服打了电话,问剩余的课时怎么处理?对方告诉我可以去其他合作的教育机构上课。

可是当初就是觉得这个平台离家近才办理的卡,现在要去离家那么远的地方上课实在不方便。

我叫她直接把剩余的费用退回来。可是她回答“费用可以补足课时,但无法退还”。

我顿时感到十分纳闷:“这和我们之前的协议明显不符啊,你这不就是在变相拒绝退还吗?”

我便打12315消费者投诉热线咨询,可对方告诉我需要提供平台的相关证明材料。因为之前并没有保留相关证据,所以我根本无法提供。

突然想到“e学习”的158便民服务平台,于是我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把情况 feedback 上去,没想到当天我就接到教育局工作人员的电话。

她先是给我一个建议,以后不要随便办卡办课时,很多线上教育机构通过优惠吸引顾客办理会员卡回笼资金,但是因为市场不稳定,有的不到半年就倒闭了,工商局也无法查证,消费者只得自认倒霉。

可能是因为有执法人员在,平台负责人态度有所缓和,建议将剩余的课时转到其他合作的机构上。但因为合同没有履行完毕,扣除一定的费用后,剩余的费用退还给我。

我当然同意了,因为不退款我也无能为力。

对方迫于压力终于答应了,退还了我一部分费用。收到费用的那一刻,仿佛捡到了宝。

事情虽已解决,但是这次经历让我深思。当得知我因此小事就把他们举报到e学习平台时,负责人非常惊讶,觉得我和他成了仇人。我的家人也表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几百块钱的事情何必搞得大家都尴尬呢?”

我开始反思自己这样做是否正确。但有一点我是坚信的,我不偷不抢,只是利用政府的便民服务平台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

在此要为“e学习”平台点赞,民事纠纷虽然琐屑,但是工作人员办事效率高,态度和蔼可亲,真正做到了为人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