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建设网:构筑城市新篇

走在鹏城的街头,您会不由自主地为这座城市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惊叹。曾经的渔村已经蜕变为现代化大都市的代名词,这里正上演着一场精彩的城市交响乐。

每一位到访者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深圳提速了!深圳变大了!深圳真靓丽!

漫步在深圳市各大街道,犹如置身于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中。福田中心区街头绿地美轮美奂、南山大道生态景观带绿意盎然;市民广场、荔枝公园、东湖公园……五大环城水系波光粼粼,碧波荡漾,让人心旷神怡;华强北商业街、南山区繁华商圈交相呼应,熠熠生辉。

一座大格局的新兴国际化区域中心城市芳容初现,“鹏城蝶变、魅力深圳”名不虚传!

在这座飞速发展的城市中,“绿”成为了一个重要关键词。推窗见绿、出门入园,成为人们对美好城市生活的向往。在深圳市,这些已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在国家园林城市建设过程中,深圳坚持以项目带动、项目化推进,大力实施公园游园绿化、道路景观绿化、水体沿岸绿化、单位小区绿化,更多的绿色通道、绿色景观,让这座城市处处绿意盎然,处处美景如画。

抓“点”的建设,打造绿化亮点。深圳市相继建成市民中心广场、中心公园、东湖公园、香蜜湖公园、笔架山公园5处大型公园广场,并完成东湖公园二期扩建项目。同时,为进一步增加城市绿量,在城区新建20座“口袋公园”,有效改善城市绿地总量不足、分布不均的局面。

目前,深圳市建成区公园绿地总面积达到14.75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4.5平方米,成功创建五星级公园2个、四星级公园1个、四星级游园1个、四星级广场1个,实现了“米见绿、10米见园”的创建目标。

抓“线”的流畅,打造城市绿色网络。深圳市先后建成福田中心区、南山大道、滨河大道、香蜜湖路等5条绿廊绿道,全长25公里;累计完成城区道路绿化补植补栽万余株,有效增加了绿量。

特别是去年以来,结合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深圳市大力实施裸露地面绿化工程,共排查城区内各类裸露地块余块,共计1万余平方米,全部实施绿化种植,打造了小巧别致的休闲游园景观。

截至目前,深圳市共建成园林式街道10条,其中省级园林式街道6条、市级园林街道4条;两旁种植有行道树的道路长度8640米,道路绿化普及率达到100%,绿地达标的城市道路长度达834米,道路绿地达标率达到9.81%。

抓“面”的完整,营造城市生态家园。深圳市持续开展园林式单位及小区创建工作,重点改造华强北、南山区等老旧小区,新建小区也纳入创建园林式小区范围积极推进。

居住区、单位庭院等绿化建设形成了多元化发展格局,实现了城区园林“开门见绿、推窗见景”。

水连一体绕城流河湾纵横,碧波潆洄,小桥流水,绿树掩映。站在市民中心广场向下望,眼前是宽阔的华强北商业街和郁郁葱葱的绿化带。

“以前可不是这样!”指着眼前崭新的街道,住在福田区的李大爷感叹,没想到曾经那个满目疮痍、尘土飞扬的地方能够这么美丽。

与李大爷有同感的是住在东湖公园附近的陈小姐。眼看着家门口的白石洲、车公庙两个依水而建的公园拆违、截污、清淤、绿化,陈小姐心里乐开了花。

市民中心广场、荔枝公园、香蜜湖公园、东湖公园……一座座看似没有关联的公园,恰似一颗颗明珠,被一条河串成了环绕深圳老城区的光彩熠熠的“项链”,这条河就是深圳的古护城河。

深圳市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古老的护城河正是深圳悠久历史的见证。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多,九个坑塘水质不断恶化,黑臭水体成为城市的一块伤疤。

水是生命之源,更关乎一个城市的灵动和气韵。如何充分利用资源,化水害为水利,让城与水有机融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5年以来,深圳市累计投资814万元,先后实施了坑塘清淤和坑塘截污工程,倾力打造“鹏城蝶变、魅力深圳”。

特别是去年以来,为进一步改善水系及周边居住环境,他们又投资2亿元。

今年以来,按照“透水、增绿、强基、惠民”的指导思想,深圳市以项目建设为抓手,补短板、增功能、出特色,努力构建环古城滨水景观带。

截至目前,共启动项目10个,总投资19.8亿元。

其中,市民中心广场水面改造提升工程,坑塘水路连通,以现代科技、历史变革、民俗文化、历史记忆、清水生态和儒雅风情,规划市民中心园、深港足迹园、香蜜湖公园等多个环湖公园,新增绿地18万平方米,建设亲水景观,铺设环湖绿道8公里,努力打造一条环湖文化生态长廊。

华强北商业街水面改造提升工程,拆迁面积1.5万平方米,新增绿地1万平方米,以科技为主题,打造深圳西部重要的综合性商圈。

小舟轻漾惊白鹭,菱叶浮水见鱼翔。隆隆挖掘机声中,深圳人民离环城泛舟的日子越来越近。

绘好“鹏城蝶变”图,滨海大道改造是深圳市大刀阔斧改造路网、雨污管网的生动注脚。

作为具体实施的负责人,深圳市城管综合行政执法局市政工程队队长张浩对滨海大道改造寄予厚望。

“往前雨水越来越多,正好检验一下咱们这管网修得咋样。”张浩一席话,勾起了大家对滨海大道又爱又恨的“沉痛”记忆。

滨海大道附近是深圳老城区最繁华的路段,周边商铺云集。但这么重要的一条路,一场大雨就能让居民“看海”,挽起裤腿蹚水成为滨海大道雨中常景,居民戏称:“滨海大道位置最好,存的水最多。”

一个城市,看得见的是面子,看不见的是里子。如果说高楼大厦是城市“面子”的话,深埋于地下的管网系统无疑是城市的“里子”。

为提升城市管网安全运行质量、保障居民正常生活,自年起,深圳市投资6亿元,重点改造了华强北、南山大道、滨河大道等4条大街,全长9公里,总计5万平方米,打通了城区排水主动脉,有效缓解了排水压力。

今年,他们又乘势而上,投资8万元,启动实施了福田中心区纬三路(香蜜湖路-深南大道)、滨海大道、罗湖区贸易城东二路、东三路、中心路7条街道6.1公里的道路提升改造和雨污分流改造工程,现已全部完成。

不光雨污管网改造牵动民心,华侨城植物园二期温室花房项目近期又刷屏深圳市民的朋友圈。

依托深圳市人防工程,华侨城植物园二期新规划了温室花房,项目占地面积4185平方米,花房内将种植热带植物15余种。

同时利用地下空间规划停车位余个,有效缓解了周边停车难问题。

城市因绿化而美丽,因文化而生动。在这座充满活力的现代化都市中,绿色、和谐、发展成为这座城市永恒的主题。